墨小权个人博客-情感校园-记录生活与知识分享的个人博客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地区特色 > 本文内容

湖北特色美食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0-06-11 19:32:08源自:www.ikzai.cn作者:墨小权阅读()

热干面:
热干面是湖北省武汉市的汉族特色小吃,原本是武汉的特色美食,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欢迎。随着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,武汉热干面也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,是诸多人喜欢的面食之一。热干面与北京的炸酱面、河南烩面、山西的刀削面、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名面。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,色泽黄而油润,滋味鲜美。拌以香油、芝麻酱、五香酱菜等配料,色香味俱全。武汉热干面可谓享誉全国乃至世界。
热干面
精武鸭脖(还有绝味 周黑鸭):
精武鸭脖是湖北武汉最有名的传统小吃,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。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,具有四川麻辣风格,香味扑鼻,口感刺激,鲜美无比,所以很快成为了武汉人喜爱的名小吃。精武鸭脖在精武路一带就有十几家店,如今,精武鸭脖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,并且形成一些新的流派。
精武鸭脖
武昌鱼:
武昌鱼是一道传统名菜,属于湖北菜。脂肪肥厚,肉质细糯,油润爽滑,味道异常鲜美。以武昌鱼为主料,配以葱、姜、精盐等辅料制作而成,味道香美、老少皆宜,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。武昌鱼有补虚、益脾、养血、祛风、健胃之功效,可预防贫务症、低血糖、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。
武昌鱼
洪山菜薹炒腊肉:
洪山菜薹即产于武昌洪山一带的红菜薹,颜色紫红,脆嫩清香,营养丰富,常食不厌,是武汉人冬春两季的家常菜之一,同武昌鱼一起被誉为楚天两大名菜。清人在《汉口竹枝词》中喝道:"不需考究食单方,冬月人家食品良,米酒汤圆宵友好,鳊鱼肥美菜薹香。清末慈禧太后常差人来楚索取洪山菜薹,视之为"金殿玉菜"洪山菜薹炒腊肉。
洪山菜薹炒腊肉
东坡豆腐:
东坡豆腐,是精于烹饪之道的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亲自操勺,创新豆腐菜肴。名品豆腐加上名人烹制,酷似猪肘,质嫩色艳,鲜香味醇。制作方法以黄州豆腐为主料,将豆腐放入面粉、鸡蛋、盐等制成的糊中挂糊,再放入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制后,捞出沥油;锅内放底油、笋片、香菇和调味料,最后放入沥过油的豆腐,煮至入味出锅即成。
东坡豆腐
黄陂糖蒸肉:
黄陂糖蒸肉又称东坡糖蒸肉,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传统美食之一,在省内外享有盛名。苏东坡诗赞:“咸闲官客不屑去,甜添豕豚堪称鲜。”武汉市黄陂区人民讲究“糖蒸”,每逢年节喜庆饮宴,要做一道香醇色红、象征甜蜜美满、象征甜蜜美满、喜庆祥瑞的佳肴,它就是糖蒸肉,便以此作为待客上菜。
这道美肴与宋代苏东坡很有渊源,宋代著名文学家和美食家苏东坡,在北宋神宗元丰二年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,谪居湖北黄州时,曾游黄陂木兰山讲学。其时慕名求学者甚多。此事却又为权贵得知,上疏朝廷诬蔑苏东坡,聚众黄陂,诽谤当朝。
黄陂糖蒸肉
豆皮:
武汉著名的小吃,常常作为早餐,在街头巷尾各个摊位供应,也有一些餐厅会提供。豆皮的“豆”是脱壳绿豆,豆皮的“皮”是精制米浆,豆皮的馅是糯米,火力要刚刚好,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、油而不腻,形方而薄,色金而黄,吃起来香酥嫩脆。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“老通城”制作的豆皮有很好的口碑,户部巷小吃街的豆皮也很不错,但是不能代表豆皮的最高水平。
豆皮
面窝:
面窝是武汉人过早的必吃食物。用黄豆和滋耙磨成浆,和灰面和匀,然后放在一个大勺子上,中间留一个洞,在锅里炸至金黄色后捞起撒盐、芝麻等即可。很可爱的圆圈圈,厚处松软,薄处酥脆,含有葱、姜、芝麻香,很有味道。
面窝
襄樊糊辣汤:
襄樊糊辣汤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。用料上很讲究,佐料丰富。粉条、面筋、山药、带丝、牛肉丁等是主料,佐料就更多了,有胡椒、肉桂、草果、西茴、豆蔻等,混合碾碎,经过箩筛。主料煮熟之后以糖浆加色,用洗面筋的水打黄。成品呈粉红透明的糊状,香辣可口。
襄樊糊辣汤
三合汤:
一碗正宗的三合汤中会有三样食物,当地农户的红薯粉,鲜嫩的牛肉片以及玲珑小巧的几个小饺子。汤浓醇鲜,香辣爽口。三合汤在冬春两季最受欢迎,特别是冬季,吃完这样一碗汤都会大汗淋漓,直呼爽快,浑身顿时觉得暖和许多。
三合汤

本文由墨小权博客(http://www.ikzai.cn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
欢迎分享转载→ 湖北特色美食有哪些
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Copyright © 2002-2020 墨小权个人博客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0006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排行榜- 关于我们 - 网站公告 - 广告服务